发布时间:2016-06-30 15:49 浏览次数:2452
苏叔阳(1938 至今)当代著名剧作家、作家、文学家、诗人,笔名舒扬。门下收有一弟子舒子原。1953年开始文艺创作。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。任教于中 国人民大学、河北北京师范学院(今河北师范大学)北京中医学院(今北京中医药大学)等。1978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(国家一级编剧),1979年后 任中国作协理事、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。
他创作的话剧《丹心谱》,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。《左邻右舍》获全国话剧、戏曲、歌剧优秀剧本奖。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 《夕照街》、《春雨潇潇》,长篇小说《故土》。作品《理想的风筝》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课本。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,描写细致,意蕴深厚,具有浓烈 的北京风俗画色彩。是中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。他的 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, 为开创“中国读本体文学”创作样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并获得“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”和“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”称号。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。
他的文章世事洞明,思想价值观念和个性鲜活。他的历史文化学术作品,高屋建瓴,思路新鲜而独特,引人入胜。其低调的作派,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,在当代文 坛屈指可数。任中国人民大学校董,为多所大学兼职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。他总是默默为文学青年开路架桥,多次受邀在北大、北交大,孔子学院,鲁迅文学院及全国 各类高等院校 及省市大讲堂讲学,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。 苏叔阳处事低调,平易近人。性格温和谦逊。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却始终追求崇高。质朴和真诚的为人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,使他在诸多领域都留有独特的思想 及鲜明的见解。他满头白发,却总说“我还是涉世不深的少年郎”,面对成就,他说:“我只是一个尽自己微小的才能为人民服务的艺工”
\作品翻译成英、德、法、俄、西班牙、日、波兰、捷克、斯洛伐克、意大利等外文,以及维吾尔、哈萨克、蒙古、西藏、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。其中以苏叔阳 读本散文体样式撰写的《中国读本》以15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,成为中国图书 “走出去”的范例。近作《西藏读本》 也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。
现任职务: 中国田汉基金会会长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编剧、中国现代文学馆艺术总监、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、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荣誉委员、中国电影文学学 会名誉副会长、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、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等、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会长、中国人民大学校董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国 家一级编剧,享受专家终身津贴。